許多民眾都有關節疼痛的問題,舉凡是肩頸卡卡,手肘痠痛、又或是膝蓋痠痛,站著都會感到吃力。這時我們會建議使用增生療法治療,而非大家習以為常的類固醇注射? 但患者聽到不熟悉的增生療法總會懷疑,是否效果顯著以及是否會產生副作用? 今天跟大家介紹增生療法
增生療法是甚麼? 網球肘、下背痛、足底筋膜炎都可治
增生療法是將可幫助受傷的組織修護的刺激物或是生長因子,注射於患部,以緩解疼痛。而常聽到的類固醇抑制消炎的效果大不相同。科學證據顯示增生療法施打在受傷退化的關節、肌腱等處,都可有效緩解疼痛。像是常見的網球肘、下背痛、足底筋膜炎在增生療法的治療下,都可有不錯的療效。
不同增生藥劑療效一次看
增生藥劑中以高濃度葡糖糖水及PRP(高濃度血小板血漿)最常被使用,有以下原因
- 葡萄糖水是相當安全、副作用低、價格親民的治療方式。注射葡萄糖於局部組織會引起發炎反應,啟動組織一連串的自體修復功能。
- PRP(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)是抽取患者血液,將血液中的富含生長因子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,利用離心純化萃取過後,再注射於受傷部位,主動提供生長物質組織自我修復的原料,效果相比高濃度葡萄糖水顯著。
什麼病症適合增生療法? 所有疼痛症狀都適用嗎?
科學證據顯示,增生療法對於運動傷害,肌腱發炎、韌帶受損、軟骨破損等有良好的舒緩疼痛效果並能引發組織自我修護。
像是
- 退化性關節炎
- 足踝韌帶撕裂
- 肩部旋轉肌腱破裂
- 二頭肌肌腱炎
- 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
- 媽媽手
- 頑固性下背痛(腰痛)
- 足底筋膜炎
增生治療常見問題一次看
Q1: 增生治療療程需要幾次注射? 注射頻率需間隔多久呢?
完整的增生治療療程約3~6次注射,每隔2~6周注射一次,每次注射完後症狀會逐漸改善,醫師會依照患者個人情況調整療程時間。
Q2: 增生治療後需要注意什麼
增生治療過後注射部位會有約3天~1周短暫的腫漲疼痛期,可以多休息並服用普拿疼緩解疼痛,但盡量避免服用消炎藥物使得療效減輕,治療效果降低。
Q3: 增生治療後如何使修復效果提升
注射後等待腫脹疼痛趨緩時,患者可嘗試做簡單關節運動。疼痛明顯緩解後,可搭配復健治療,使得修復效果更顯著。
患者如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增生治療,建議諮詢復健科醫師診療判斷,必要時及早就醫,才能避免疼痛問題再度發生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