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|藝文康澤復健科診所 陳冠誠院長
前言:骨科術後復健不可輕忽
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骨折和骨科手術後要好好休息,讓受傷的位置好好癒合,然而卻忽略了手術之後需要好好做復健,結果石膏拆除後,才是問題的開始!在骨折和骨科手術後,如果沒有及早進行術後復健,可能會出現關節攣縮、肌肉無力的情況,甚至無法行走或功能下降,也因此骨折和骨科手術後的復健千萬不可輕忽!
目錄
為什麼骨科手術後需要進行復健?
其實人只要一週不動,肌力就會明顯下降,更嚴重的會出現肌肉萎縮的情況,而受傷部位用石膏固定後,容易造成關節沾黏,活動度受限的情形。而骨折和骨科手術後進行復健的好處包括:可以減少肌力不足、肌肉萎縮、關節攣縮的情形。如果等到拆掉石膏後才想到要做復健,其實都已經太晚了,這時候才復健花的時間更長,而且也已經明顯影響生活品質。
骨折或骨科術後復健的效益
- 維持關節活動度
- 特定肌群肌力的強化
- 全身肌群強化與協調訓練
- 降低疼痛腫脹
- 恢復下肢負重能力
- 恢復平衡與動作協調
- 矯正錯誤施力方式
- 維持關節活動度
- 恢復日常生活機能
- 增進生活品質
哪些人需要復健?
哪些人會是需要進行骨折和骨科手術後復健的患者呢?像是骨折手術後、膝關節半月軟骨及十字韌帶手術後、阿基里斯腱手術後、踝關節手術後、肩關節重建術後、髖關節/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,都適合及早進行復健治療,特別是持續有疼痛問題、想要盡快復原及恢復日常生活、回復以往肌力、回復關節活動度及行走功能、矯正不良步態與姿勢、建立良好動作習慣、希望返回運動場的患者,更是需要積極開始復健。
何時開始復健?
合適的復健時機在手術完之後還在醫院未出院時即可開始,出院後病人可以到復健科診所繼續復健治療,醫師會依據患者的狀況,評估可以做的復健動作,並及早開始進行復健。患者也應在出院後要主動至復健科診所尋求協助,過度擔心疼痛或骨折癒合情況而減少活動或延遲復健,反而會造成更多問題。
復健的階段、目標和治療重點
不論是骨折,或是各種骨科手術,包括膝關節半月軟骨或十字韌帶手術、足部的阿基里斯腱或踝關節手術,或是上肢的肩關節重建手術、下肢的髖關節/膝關節置換手術,骨折後或手術後的復健階段大致可分為以下三期:
- 前期的急性後期:此時一般會使用石膏或副木作為固定以避免骨折處或手術處位移,而骨折或手術周圍的組織會有腫脹及疼痛的情形。在此時期應先以等長收縮運動、幫浦運動、未固定關節活動度運動等,達到避免肢體腫脹、維持肌力、維持未固定關節之活動度的目的,並搭配復健儀器治療以緩解疼痛及腫脹。
- 中期的修復期:骨頭長出骨痂或骨科手術部位開始修復,時間通常持續數週或數個月,此時癒合骨或手術部位修復還不成熟,活動還是要小心。在此時期開始給予適當的復健運動、軟組織按摩、被動關節運動,並慢慢進展到肌力訓練,以達到回復日常生活功能。
- 後期的訓練期:骨折處或手術部位已經癒合,但因骨折後或手術後產生的關節活動受限、肌力下降及協調性下降等情況,會影響生活功能及運動表現。此時期是恢復正常運動和活動水平的時段,藉由全身性的肌群強化及協調性訓練,以恢復平衡感與動作協調,增強整體功能性表現及運動表現。
康澤復健科診所提供的服務模式和治療項目
康澤復健科目前針對骨折及骨科手術後的病患,建議從早期開始復健,藉由跨專業整合醫師、護理師、治療師的團隊合作照護模式,讓病人有更好的功能及較少的併發症,並搭配治療性的「運動訓練」,讓患者遠離關節攣縮與肌力萎縮的情況,強化功能與協調性。
有少數的患者,儘管在成功骨折手術之後,卻出現骨癒合不全的情形,此時藉由「震波治療」,可以有效加速癒合。一般骨折後約會在手術後3-6個月後發生骨頭癒合,而骨頭癒合骨癒合不全指的是骨折處到了3-6個月後仍癒合不良,此時以高能量的震波撞擊治療部位,刺激骨組織血管新生及生長因子聚集,可以進一步刺激骨骼再生,進而使之癒合。
此外有些患者併發其他神經方面的問題,就必須更審慎地評估,由醫師決定可以開始復健的時間點,同時安排合適的神經復健,必要時須搭配副木使用。
結語
提醒您,正確且及早開始的復健可以幫助骨折及骨科手術後病患更快恢復,也能避免後續更多併發症的發生。若是過度擔心疼痛或癒合狀況,反倒會讓復健及復原的時間拉長。除了規律到復健科診所做復健,每日在家練習也相當重要,必須搭配復健科醫師與物理治療師安排的復健計劃,循序漸進地進行,才能盡快重返良好的生活品質。
若有就醫需求,初診病人須請您親臨診所現場掛號,
複診病人則可透過網路線上掛號,詳細院所資訊歡迎點選瀏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