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news

PRP是什麼?多久打一次最有效?施打注意事項、恢復期全面指南告訴你!

康澤復健科診所LOGO

PRP是什麼?多久打一次最有效?施打注意事項、恢復期全面指南告訴你!

作者│楊梅康澤復健科診所 陳彥嘉院長

對於肌腱韌帶損傷、關節退化、慢性疼痛急性運動傷害的患者,長期接受傳統治療效果有限時,PRP(Platelet-Rich Plasma,富含血小板血漿)注射療法已成為醫學上的重要突破。PRP能促進受損組織的自然修復,是手術之外的另一個有效選擇,廣泛應用於復健醫學與運動醫學領域。本篇文章將從復健科醫師的專業角度,為您詳細解析PRP的定義、施打建議、恢復期護理及潛在風險,幫助患者更全面了解這項治療選擇。

目錄

一、 PRP是什麼?

PRP(Platelet-Rich Plasma,富含血小板血漿)是一種由自體血液提取製成的注射療法。醫師會從患者體內抽取少量血液,經離心處理分離出高濃度的血小板血漿。血小板釋放的生長因子可促進受損組織的細胞再生、血管新生與發炎控制

PRP適用的病症:

  1. 肌腱與韌帶損傷:如網球肘、跟腱炎、肩旋轉肌袖撕裂。
    • 治療效果:減輕發炎、促進撕裂組織癒合,恢復運動功能。
  2. 關節退化:如退化性膝關節炎和髖關節退化。
    • 治療效果:減少疼痛與僵硬,改善活動範圍,延緩關節退化。
  3. 慢性疼痛:如慢性背痛、頸部疼痛。
    • 治療效果:減少疼痛發作頻率與強度,提升生活品質。
  4. 急性運動傷害:如肌肉拉傷、韌帶扭傷。
    • 治療效果:加速損傷修復 ,縮短恢復期,恢復運動能力。

PRP注射的目的是減輕疼痛、加速修復並恢復功能。透過刺激細胞再生與修復受損組織,PRP能有效     調控發炎、促進組織癒合,並改善關節活動度與運動功能,特別適用於長期疼痛運動損傷患者,提供一個手術以外的安全替代方案

二、PRP適合的施打頻率與療程建議

患者常問「PRP多久打一次?」這取決於受治療的部位與個別的病情發展。從復健科醫師的角度,我們建議以下療程安排:

PRP不同病症的施打頻率:

  • 肌腱與韌帶損傷:每4至6週施打一劑,視傷勢嚴重程度,可能需要進行2至3次。
  • 關節退化與慢性疼痛:建議每3至6個月施打一劑,通常一次完整療程包括3至5次注射,視疼痛控制與活動能力而定。
  • 急性運動傷害:每2至4週注射一次,依恢復速度決定是否進行下一次治療。

PRP為什麼需要多次施打?

PRP的效果是漸進累積的,因為血小板中的生長因子在注射後需要時間逐漸釋放與發揮作用。組織修復是一個漸進的生理過程,需要數週到數月才能完成。多次施打能夠分階段刺激組織修復,幫助減少發炎反應、促進細胞增生與血管新生,從而強化修復效果。此外,不同程度的損傷需要個別化的治療頻率,醫師會根據患者的恢復進度,調整施打次數與間隔時間,確保達到最佳療效與長期效果維持

三、施打PRP前的準備與注意事項

在施打PRP前,遵守以下準備事項能提高治療成功率,減少副作用風險:

施打前準備:

  • 避免血液稀釋劑:如阿斯匹靈等 ,必要時可能需停用數天     ,應與     醫師討論     。
  • 禁菸與飲酒:酒精與尼古丁會影響血小板品質,應在施打前1週內避免。
  • 適度補充水分:血液中的水分含量高,有助於提高血小板分離效果。
  • 保持良好休息:睡眠充足能改善身體狀態,幫助組織修復。

在進行PRP治療前,患者應如實告知醫師所有健康狀況,包括正在服用的藥物與過去病史。專業醫師將根據個人健康評估與治療需求,設計適合的PRP療程,以確保安全與療效。

諮詢專業醫師是確保施打安全的關鍵。醫師將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、病史和治療目標,進行全面的評估,排除任何潛在風險。此外,專業醫師能夠針對個人的需求設計適當的治療計劃,確保最佳的修復效果與療程安全性。

四、施打 PRP後的恢復期與護理

PRP施打後的恢復期通常因治療部位與個人身體狀況而異,以下是術後的護理建議注意事項

術後正常反應:

  • 輕微腫脹與瘀青:這是身體的自然反應,通常在3至5天內消退,視個人體質不同可能略有延長。建議適度冰敷和避免觸碰注射部位,以減少腫脹與瘀青的持續時間。
  • 局部疼痛或酸脹感:由於注射引起的組織反應,可能在1至2週內緩解。建議避免劇烈活動,適當休息有助於加速恢復,並減少不適感。

術後護理:

  • 避免劇烈運動與提重物:至少休息48至72小時,尤其是在進行肌腱與關節相關的治療後,應避免任何高衝擊活動,讓受治療的部位有充分時間恢復。
  • 適度冰敷:注射後三天內可適度冰敷,每次不超過15 分鐘,每隔數小時進行一次,有助於減少腫脹與疼痛,但需避免直接接觸皮膚,以免凍傷。
  • 保持患部清潔與乾燥:治療部位需保持乾燥,避免過度摩擦,若有敷料,應依照醫師指示進行更換,防止感染風險。
  • 補充水分與均衡飲食:多飲水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與組織修復,同時保持均衡飲食,攝取富含維他命C與蛋白質的食物,加速自癒過程。
  • 適時休息與調整生活習慣:術後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或過度勞累,並視身體恢復狀況逐漸恢復正常活動。
  • 避免過度使用消炎藥物: 部分消炎藥物可能影響注射效果,若需使用應與醫師討論。
  • 持續復健:復健治療能與PRP相輔相成,有助於增加組織血液循環、促進修復速度和效果。    

通常在1至2週內能見到初步效果,3至6後組織修復過程會持續進行,效果會更加明顯。

五、PRP的風險、禁忌與常見副作用

儘管PRP是一種安全的自體療法,但仍有一些潛在風險與禁忌症需注意:

可能的副作用:

  • 局部紅腫與瘀青:通常在施打後的數天內出現,屬於正常恢復過程,可藉由適度冰敷緩解。
  • 注射部位疼痛或酸脹感:可能在幾天內感覺到輕微疼痛,建議避免過度使用注射部位,並依照醫師指示進行護理。
  • 暫時性僵硬或活動受限:個別患者可能會經歷短期的局部僵硬,通常在幾天內緩解。
  • 感染風險:雖然風險極低,但需警惕如紅腫持續惡化、發燒或劇烈疼痛等異常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

禁忌症:

  • 免疫系統疾病或嚴重血液疾病患者:如患有血友病、血小板低下症、自體免疫疾病等,應事先徵詢專業醫師建議。
  • 治療部位感染或急性痛風發作:應等待疾病控制後再考慮治療。
  • 癌症或重大疾病: 如癌症、嚴重肝炎等,應等疾病穩定後再治療。
  • 正接受抗凝血治療患者: 應與醫師確認是否適合接受治療。
  • 此外,孕婦由於目前缺乏充分的臨床研究數據,若考慮接受PRP治療應先與醫師充分溝通討論。    

     若出現異常反應,應立即聯絡專業醫療人員,避免延誤治療。

擺脫長期疼痛折磨,康澤復健科提供您有效新選擇

PRP注射作為手術以外的非侵入性選擇,在肌腱韌帶損傷、關節退化、慢性疼痛與急性運動傷害治療中展現了顯著效果。透過多次施打與規律護理,能夠有效減輕疼痛、恢復活動能力與加速修復

康澤復健科診所的專業醫師將根據每位患者的個人狀況,進行詳細評估,提供個人化的PRP治療計劃,確保安全與最佳療效。

現在就預約專業諮詢,讓PRP幫助您重回健康生活,遠離疼痛困擾!

陳彥嘉醫師個人形象照
楊梅康澤復健科診所-陳彥嘉院長

專長:
1.疼痛治療
2.增生治療
3.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
4.肌肉骨骼關節疾病
5.神經復健
6.兒童早療
7.心肺復健
8.運動傷害

若有就醫需求,初診病人須請您親臨診所現場掛號或致電院所掛號,
複診病人則可透過網路線上掛號,詳細院所資訊歡迎點選瀏覽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近期文章

彙整
返回頂端